学校于2017年设立“立德树人奖”,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感,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奖励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立德树人奖”是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最高荣誉,包括“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卓越奖”和“立德树人优秀奖”。评选标准坚持不唯帽子,以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为导向,年均授课不少于64学时。
以“立德树人成就奖”树立从教30年以上有杰出成就、德高望重的大师榜样;以“立德树人卓越奖”树立从教1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很高声望的名师榜样;以“立德树人优秀奖”树立从教5年以上有优秀成绩、师生爱戴的骨干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成就奖
立德树人卓越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
陈懋章,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及叶轮机械研究、粘性流体力学。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航天评议组委员、国家科技奖评选委员会航空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水利学部主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9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中航集团“航空报国金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10个)。
在教学上,陈懋章院士精益求精,即便讲过多次的熟悉教材,上课前仍要认真准备,曾讲授《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叶轮机械原理》等课程,发表的专著《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育人上,陈懋章院士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兢兢业业,培养了53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中国航发商发副总师杜辉等一大批总师副总师;柳阳威、刘宝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刘火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等7名学校骨干教师。
在爱人患上癌症、生活并不宽裕的艰难情况下,2013年陈懋章院士和陈光教授、刘大响院士共同发起建立了“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以奖励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全国9名教师和61名学生,他们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长征5号火箭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陈懋章院士为激励中学生航空报国,在成都树德中学和石室中学建立中学生奖学金。
钟群鹏,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曾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加拿大失效分析和预防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5个学会的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国防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出版《断口学》、《裂纹学》、《失效分析基础》、《材料失效诊断、预测和预防》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荣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成就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终身成就奖。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钟群鹏院士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联合业内骨干呼吁国家加强失效分析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于1986年建立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500多个失效事故的原因诊断和预防决策项目,力争让每一例失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他参加了对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起草、发起工作,担任筹备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促其于2011年列入研究生培养目录。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做出了贡献。“985工程”二期校内验收评审会召开前两周,钟院士刚做过青光眼手术,却放不下学校的工作,坚持参加了全程评审,圆满完成了专家组工作。
钟群鹏院士作为北航材料学院的教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眼里,钟院士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慈爱的家长。从教50多年来,钟院士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名,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攻关骨干力量。
钟群鹏院士是一个“工作狂”,他年岁已高却依旧奋战在学术科研第一线,但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只眼睛、一个肾、一条腿”来工作的。正直、无私、严谨、豁达、幽默,这是钟群鹏院士留给所有跟他共事过的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