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2017年设立“立德树人奖”,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感,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奖励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立德树人奖”是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最高荣誉,包括“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卓越奖”和“立德树人优秀奖”。评选标准坚持不唯帽子,以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为导向,年均授课不少于64学时。
以“立德树人成就奖”树立从教30年以上有杰出成就、德高望重的大师榜样;以“立德树人卓越奖”树立从教1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很高声望的名师榜样;以“立德树人优秀奖”树立从教5年以上有优秀成绩、师生爱戴的骨干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成就奖
立德树人卓越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
孟庆春,男,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第三名)、二等奖(第五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四次获评北航“我爱我师”优秀教师、一次“十佳教师”,“范钦珊一流主讲教师成长基金“——课程团队建设突出贡献奖。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推动《材料力学》课程体系重组和MOOC课程上线,撰写新编《材料力学》教材主体部分。
2018年以来,合作发表SCI论文25篇。累计讲授《材料力学》、《导弹与运载火箭结构设计》32年,年平均授课96学时,总选修人数已近6000人次,包括桂海潮。共培养博士10名,硕士53名,两名硕士获校优秀硕士论文。担任守锷书院学业总导师及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副组长。
张莉,女,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3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6次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
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和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主编教育部“101计划“教材《编译原理与技术》。以第一完成人获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近10年发表SCI论文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连续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120余名硕博研究生。
桂幸民,男,1965年8月出生,群众,教授。
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某国家重点项目发动机气动匹配及非定常流支撑团队首席专家、中国航发某所重大项目专业副总师、南昌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
负责建设校一流课程1门,主编《航空叶轮机原理及设计基础》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
累计授课30年,27轮次,培养了80余名硕博研究生,指导30余名本科生,所指导学生获AIAA全球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大赛第一名、全国高校航空航天毕设成果交流会二等奖、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校优秀硕士论文。
王祖林,男,196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北京市教学成果、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成飞奖教金、北航优秀共产党员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成员,参编《数字信号处理》教材,主编《新一代嵌入式处理器龙珠i.MX结构及应用基础》。
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奖一等奖、发表SCI/EI论文18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累计授课35年,校级《数字信号处理》本科一流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负责人,讲授22轮次《图像信号处理》本科课程,累计培养100余名硕博研究生(已毕业84名)。
闻洁,女,1964年10月出生,群众,研究员。
累计授课30年,《高等传热传质学》累计授课30轮次,5年内年均199.2学时,牵头校企联合建设两机领域卓工核心课程。创立科研教学相结合基地支撑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数次获得北航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培养硕博研究生80余人,20余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奖励;做学生知心人,用无疆大爱挽救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优秀学子。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冷却方向负责人、2项航发型号联合设计团队核心专家、“两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首席。发表学术论文8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邵兵,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教育教学:执教近40年。在北航工作19年间,累计授课8门课程,其中为本科生讲授15轮次《编译技术》(国家级一流课程)、8轮次《走进软件》(校级一流课程),学生评教都在90分以上,为研究生开设6轮次的《交互式设计》和5轮次的《并行程序设计》曾两度获得学校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
发展指导:指导学生参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三等奖多次,参加“华为毕昇杯”大学生编译系统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指导学生获得北航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本科毕业论文各1次、1人获沈元奖章,2名研究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6名研究生被评为北航优秀毕业生。
公共服务:自2017年大类招生以来,不间断担任书院或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和学业专属导师,获得校级和院级优秀班主任。8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北航贵州招生组宣传工作,获校院招生先进个人各1次。为课程教学团队培养2位新人,指导1位年轻教师获得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
李亚梅,女,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航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奖“(五次)、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累计获得奖励40多项,其中省部级10多项。
累计授课32年,130轮次,主讲公共理论课、专业课及核心通识课等10多门课程,先后担任三个教学团队负责人,入选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建设北航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及第一批劳育精品示范课程,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本。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首都挑战杯特等奖,获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冯如杯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20余项,4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重点实践队立项,获首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队一等奖,获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李英姿,女,1968年12月出生,群众,教授。
曾获连续5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首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首批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9项省部级以上奖项。
负责建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以核心成员参与建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中英文《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并参与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教学仪器专利3项)。
累计授课37年,年均实验教学400学时以上,培养了20余名硕博研究生,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带领本科生参与发表SCI教改文章3篇,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8篇;独立指导7届本科生国家大创;指导学生获全国高校论文二等奖、北京市实验竞赛一等奖。
胡象明,男,195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长期担任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的负责人,曾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负责建设校级一流课程1门,正申报第三批国际一流本科课程,主编《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入选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发表CSSCI等高水平论文1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多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累计在教学一线授课38年,指导百余名学生参加挑战杯、冯如杯竞赛等各级各类学术竞赛并获奖;累计培养了200多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名硕士生获北航优秀硕士论文奖,1名博士生获北航优秀博士论文奖。多篇资政报告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作为专家担任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调查组成员,应急管理部为此专门致函学校表示感谢。
桑晨,女,1971年11月出生,群众,副教授。
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融关爱于日常,化大爱为点滴。曾获“我爱我师”优秀教师奖、校教学成果奖3项、凡舟教学团队、校教学优秀奖等奖项、荣誉称号。
承担课时量、学生评教分数,始终是生医学院的最高之一,每年课时数超过200学时,本科生课时数平均120学时。负责建设校级双百课程1门,参讲建设校级一流课程2门,参编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
跨界整合,以扎实医学学识铸就医工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精益求精,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王之栎,男,196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
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机械设计》《摩擦学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教材,其中《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一书已经印刷10万余册,影响非常广泛。
以第二完成人获国家教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一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教学二等奖1项。累计授课41年,80轮次,注重课程教育和科教融通相结合,培养了20余名硕博研究生,指导30余名本科生,服务于我国航空航天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
刘志新老师曾获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他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负责人。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他累计授课36年,核心专业课20轮次,培养40名博士研究生,156名硕士研究生。
陈志英老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 排名5)、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8排名5),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993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优秀青年教师。他编著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发动机维修性工程》(第1作者),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1项排名第一、2项第三。他累计授课40年,讲授过14门课程,培养了108名硕博研究生,指导42名本科生参加冯如杯科技创意论文竞赛,2人获得一等奖,多人获得二、三等奖。
陈迪荣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他负责申请并获批统计学专业、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参编教材《现代数学基础》。他以第二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70篇,顶刊论文11篇,单篇最高被引200次。主持国家级项目11项。他参与谋划和组织申请并获批4个博士点、3个重点学科,5次被列为学术带头人之一,是“蓝天学者”特聘教授(首批)。入职我校28年,他年均学时150。先后主讲15门课程(分别3-10轮), 其中7门为我校新开课。他培养了20名硕士生,20名博士生,其中7人在顶刊发表论文,现有10名教授、副教授,3名航天高工,1名机器学习首席专家(被新华网报道)。
林贵平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担任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他作为负责人建设申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主编《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北京市精品教材)、《飞机结冰与防冰技术》(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他累计讲授本科生课程30年,培养了超过100名研究生,指导学生获首届全国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博士论文。
胡晓光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西飞奖教金二等奖、成飞和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次北航“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冯如杯”优秀指导教师。她负责建设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推荐申报了国家一流课程;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共出版4版。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SCI论文16篇、发明专利10项。她累计授课36年,52轮次,培养了85名硕博研究生,组织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等,获国家二等奖7项、北京市一等奖8项省部级以上31项。
卫乃兴老师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奖、北航优秀本科/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4次)等奖项/荣誉称号。他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主编《新核心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共4册。他以唯一完成人身份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工作荣誉奖1项(集体奖)、发表SSCI/CSSCI论文7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他累计授课38年,38轮次,培养了62名硕博研究生,将多名本科生送入国际顶尖名校深造,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获一等奖,冯如杯竞赛获二等奖。
王田苗老师是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首席专家组长、“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北京大区主席。他作为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主编教材1本,累计授课30年,90轮次,培养130名硕博研究生,指导32名本科生,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3人获一等奖。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发表SCI论文55篇,在国内率先开展医疗外科机器人研究,成功应用于上千例临床应用,参加第29届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中山站进行了恶劣环境下机器人漫游者实验。他传承“启先”精神,建好“机器人”专业;坚持“红色梦拓”,构建贯通式科创实践育人体系;当好创业导师,带出硬核CEO军团。
王金良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校优秀主讲教师和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校“我爱我师”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连续12年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他负责建设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普通物理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教材辅导书1部。他累计授课35年,培养了30名硕博研究生,指导近50人次的本科毕业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近5年获奖学生共1168人,其中特等奖13人、一等奖272人,总成绩始终位列北京市A类学校前3名。
李惠峰老师曾获“第九届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奖” 、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校教学优秀奖、第10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及最佳演示奖。她负责建设北航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编教材/专著2部。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863计划、航天科技创新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中国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SCI论文10余篇。她累计授课24年,先后主讲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8门,培养18名博士生100%国防系统就业,40名硕士生70%国防系统就业。她指导“北航一号”探空火箭项目,获得“三育人”先进集体,指导士嘉书院导学项目获得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竞赛获一等奖。
谷久文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师德标兵、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称号,相关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都有视频新闻播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也做了专题为《诠释高尚师德》的新闻报道。他的本科课程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编教材《商业摄影》。他以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36篇,累计授课14年,2021年指导学生获得国际比赛一等奖1项,铜奖2项、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8项,省部级比赛获奖多项。
金硕老师曾获教育部教指委教学奖励、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物理学术竞赛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团队(排名4)等奖项。她曾获北航“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奖、优秀教师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优秀一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范钦珊”一流主讲教师等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航一流本科课程、研究型示范课程2门,主持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项目、发表SCI论文59篇。她累计授课18年,最高17轮次,培养14名硕博研究生,学生获国内外会议展报奖、优秀论文奖等10余人次。她与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获北京市及以上奖励14人次。
郑咏梅老师曾获北航“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大学生/研究生培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主席及突出贡献奖等系列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本/研课程6门,主编《前沿新材料概论》《Bioinspired Design of Materials Surfaces》《Bioinspired Wettability Surfaces》教材/专著。她是北航首篇Nature期刊封面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突出贡献最高奖1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2020和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及重大计划973项目等累计8项。她累计授课30年,35轮次,培养47名硕博研究生。她指导30余名本科生在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全国大学生实践项目1项,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晏海华老师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花旗”奖教金、校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他建设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立项建设北航一流本科课程1门;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3本;翻译出版教材2本。获军队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2项、部级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27篇。他累计授课33年,56轮次,为超过5000名学生授课,培养硕博研究生70余名,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竞赛,多次获一等奖。他主持开发教学辅助平台,连续17年服务教学,受益学生超过7000人,被150余所高校使用。他助力解决石油勘探领域国产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参与研发的偏移成像软件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承担数十项国防关键软件测评任务。
李华老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宝钢优秀教师、航空部“做出突出成绩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1、4/5)、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均为1)、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排名2/4);作为带头人,获批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他获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排名1),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门(2/30),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5/17);他主编《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著作1部,参编2部。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完成2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教学论文9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装置获全国高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奖、全国高校实验教学仪器二等奖(排名均为1)。他累计授课33年,每学期无间断,年均300学时以上。培养27名硕士研究生,独立指导本科生获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航“冯如杯”一等奖4项,“SRTP”一等奖1项。
杨小远老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主编教材6部,其中1套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套获北京市优质教材课件重点项目,主编研究生教材《深度学习教程》获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她面向新工科,负责建设了国家一流在线分析类课群4门,其中三门获批国家一流在线课程,教育理念在全国深度推广。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等SCI源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一部是工信部“十二五”规划专著。她主持学校重大、重点等教学项目9项,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主讲的4门课程获批学校研究型示范课。
张有光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2、3)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3)、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他负责建设空天电子信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2017)、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主编《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学怎么读-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教材。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发表SCI论文33篇。他累计授课21年,85轮次,培养了25名博士、9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1篇。
郭卫东国家级教学名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师德先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他负责建设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门、MOOC课程3门(合计选课人次超过10万)。主编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在内教材14本。他累计授课31年,65轮次,培养了4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21名本科生,指导学生参加国际机构和机器科学大学生奥林匹克竞赛(SIOMMS),总成绩曾获团体亚军、个人亚军和季军,指导参加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二、三等奖10多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刘红老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奖项和称号。带领 “月宫一号” 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20余项国际、国家、院校级奖项,包揽北航所有研究生最高荣誉。她将爱国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理念,提出任务导向驱动的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精细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她积极承担科普惠民工作,编著出版科普图书《太空生存》,创办形式多样的在线科普平台,将“月宫一号”科技成果转化为形式多样的科普资源,受益公众达十万余人。
刘旭东老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我爱我师”优秀教师等荣誉,并获得长谷、成飞等各类奖教金。长期讲授核心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已经在国内88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全国教师182人。他提出研究型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体系,构建本硕一体化实验体系,获得高度赞誉和认可。刘老师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待生如子,坚持为国家富强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晓林,国家级教学名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他主持的《电子电路I》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主持的北航电子信息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主编的《电子线路基础》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此外,张老师主持过多项国家教改项目。担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和专家组组长22年,推进了北航和全国1000多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讲授4门课程达180学时,20多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引导学生刻苦勤奋学习、自主务实创新。
陈强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6项,第二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市级精品课程等奖项和称号。他坚持为低年级本科生上课,每年课堂授课190学时以上,坚持以德树人,鼓励学生刻苦钻研、脱颖而出。担任物理学院实验班负责人,所带2013级实验班囊括“沈元”奖章、“五四”奖章,国内外深造率均创历史记录。陈老师曾任教务处长,以师生为本建章立制、敢担当让名利,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为提高我校的本科教学声誉做出重要贡献;曾代表中国任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委员,是ICPE-2015会议组委会主任。他倡议并组织全国青年教师物理教学讲课比赛,在高等教育和物理教育方面有国内外影响并受到广泛好评。
贾玉红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北京市青教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主讲教师、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和“最具亲和力”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她主编的《航空航天概论》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和 “十二五”规划教材。其负责的(排名第2)《航空航天概论》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她还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次)、中航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三等奖等25个奖项。近3年年均授课351学时,其中本科228学时。
王玉慧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工程图学》国家级首批资源共享课课程(排名2),2015-2018年指导学生获四届北京市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一等奖,2017、2018年北航学院优质大类核心课教师。从教30年,近5年年均学时329,积极参与教改、教材编写,协助制定教学大纲、规划实验教学环节,负责《工程图学》命题工作及实验室建设,担任过3届班主任。她关爱和帮助学生,以爱岗、敬业、奉献及品格魅力感染学生。多年来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玉慧姐姐”。
乔立红老师从教33年,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优秀留学生课程主讲教师、北航优秀英文授课课程教师、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北航优秀班主任等奖项和称号。主讲《现代制造技术概论》10余年,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负责人,开设5门、邀请7门全英文课程,开拓本科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暑期学校,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她每年课堂授课138学时,探索新型教学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担任本科班主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留学、就业铺路搭桥、甘为人梯,培养德才兼备的智能制造紧缺人才。
李红裔曾获“感动北航”人物、工信部工信先锋、北京市师德个人先进等荣誉称号,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航名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等。负责编写《线性代数研究型教学示范课》、建设《英文工科高等代数》,主编《线性代数》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她义务坚持10年为本科生开办科技班,资助贫困生,救助多名学生。近3年年均教学319学时,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创新“两教三学”课堂教学理念,深受学生欢迎,被誉为“五星级教师”。
杨青林老师曾获“北航先进教师”,“我爱我师”优秀教师, 大类核心课程群优质课程教师,北航大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主席。他主讲《大学化学》等8门课程;编写修订教材《大学化学实验》等3项;发表教改文章多篇。主持沙河化学实验平台条件建设3000多平米,指导研究生20余人。作为党员教师,杨老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立德树人,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交互式、个性化教学。教书育人效果良好,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沈映春老师曾获北航凡舟奖教金个人二等奖,北航本科教学一等奖,2次作为负责人获得北航本科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她曾担任经济系主任,负责筹建了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分析实验室。2017年成功申请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填补了学科点空白。沈老师为不影响教学, 2次大手术都是推迟到假期;从教30年,从未缺席1次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多年来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北京市及全国科研竞赛,成绩斐然。坚持教学研究与改革,全身心教书育人,在学生中声望极高。
张华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北京市高教成果二等奖2项等。他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空气动力学”等5门课程,课堂教学基本年学时288学时,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22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国家级教改项目多项,建立了航空特色突出、层次化、综合性的教学实验平台。
陈万春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航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北航教学成果奖7项(一等奖4项);获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主讲本科生《导弹飞行力学》等课程20余年;主讲研究生《导弹制导原理》课程23年,对标世界一流水准,培养一流人才。他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百余项,发明成果已应用在国家重大专项及相关型号中,攻克了国际计算数学权威教授提出的公开问题,填补了理论分析重大空白。从教30年,培养硕士77人,博士27人,97%在航天等领域就业,多人成为行业“两领”人才。
赵慧洁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她负责创建北航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部紧缺专业) 、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光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等,培养大量人才。赵老师开辟了我国高光谱遥感全链路仿真分析、测控-加工一体化精密在线测量等新技术研究方向,培养博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任学院党委书记和遥感系主任,学院本科生连续6年获校“沈元奖章”,研究生连续4年获校“十佳研究生”,遥感系本科381741班获评北京市“十佳示范班级”称号。
彭付芝老师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 北航 “十佳教师”(3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奖项和称号;负责1门北京市精品课,2门北航精品课,2门北航优质课;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31项,独著、主编教材和教学研究论著5本,发表教学论文27篇,形成“理论+问题”的专题化教学体系。彭老师主讲12门课,年均360学时,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颁发“永不忘记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获团中央、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马殿富,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始终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讲授的离散数学课程,是最受北航计算机学院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他讲授的离散数学课程,是最受北航计算机学院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他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离散数学及专业基础课程提出了大胆的改革思路,找到了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快、更容易、更准确的学习数学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新型教学方法。
马殿富是计算机学院第一任院长,他为学院的发展殚精竭虑,也形成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很多新理念和新模式。他推动学院制定了优化培养方案,统筹构建本硕博教学体系,形成了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获得了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以培养学生系统能力为目标,提出了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方案,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教育部计算机专业类教指委教学论坛进行了10余次报告。
王琪,国家级教学名师。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9年获评教授,2003年评为博导;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航原理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动力学与控制系主任;现任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航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航大类培养(航空航天类)责任教授,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
王琪曾获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他负责的理论力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负责的北航基础力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主编的《理论力学》教材被评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培养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航天部横向课题2项,在SCI和EI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王琪为本科生讲授理论力学,为硕士生讲授多体系统动力学等课程,每年授课达120多学时。
王华明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教改成果累累,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培养毕业博士后6名、博士34名(全国优博1名、提名2名)、硕士96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形加工工程领域的优秀科研学者、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王华明是我国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心系祖国国防建设大计,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直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功解决国家重大装备研制难题,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他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团队。组建教育部“长江学者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创新团队,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和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
王华明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理想信念传递无数学子,塑造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潜移默化培养了一支艰苦奋斗、淡泊名利、顽强拼搏的团队,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信先锋”团队和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所在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党支部获选北航五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被评选为全国“创先争优”典型。
王惠文在北航从教36年。她曾多次获得北航教学成果奖,2002年入选北航第一批优秀主讲教师;在2011年在北航“我爱我师”活动中被同学们评选获得“十佳教师奖”。2009至2015年在担任经管学院院长期间,针对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设计开发一系列新的学习场景,如梦拓计划、多层次实践训练体系、博雅高端论坛、研讨式《形势与政策课》等。这些互动分享式的培养环节深受学生喜爱,提升了学习的体验度和获得感,有效实现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养成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梦拓计划”在全校推广,成为在北航教育中传递温暖与爱的桥梁。王惠文曾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她坚持科研为教育服务的理念,注重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工作表现优秀,她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樊尚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自1990年博士毕业任教,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教学第一线取得突出业绩,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4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樊尚春先后开设12门课。目前主讲3门本科生课、1门研究生课,分别定位于“学术启蒙、学术达标、学术特长、学术提高”,以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为核心,构建了“课程链”,年授课174学时,其中为本科生授课138学时。
樊尚春注重把握育人规律,主持完成两项北京重点教改项目。积极将学术研究成果以案例融入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特别包括了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的两项国家奖的内容。他主编10本教材,其中2本“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本“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其中4本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樊尚春强调树人先立德,以培养忠于党和国家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结合起来。他尊重人才成长的分类优秀,学生中6人晋升教授,8人次为国家奖署名获奖人,一位博士是北航首批西藏支教团团长。他耐心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组建的“三育人”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其中徐立军成长为“长江学者”,钱政成长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王玉慧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工程图学》国家级首批资源共享课课程(排名2),2015-2018年指导学生获四届北京市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一等奖,2017、2018年北航学院优质大类核心课教师。从教30年,近5年年均学时329,积极参与教改、教材编写,协助制定教学大纲、规划实验教学环节,负责《工程图学》命题工作及实验室建设,担任过3届班主任。她关爱和帮助学生,以爱岗、敬业、奉献及品格魅力感染学生。多年来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玉慧姐姐”。
乔立红老师从教33年,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优秀留学生课程主讲教师、北航优秀英文授课课程教师、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北航优秀班主任等奖项和称号。主讲《现代制造技术概论》10余年,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负责人,开设5门、邀请7门全英文课程,开拓本科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暑期学校,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她每年课堂授课138学时,探索新型教学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担任本科班主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留学、就业铺路搭桥、甘为人梯,培养德才兼备的智能制造紧缺人才。
李红裔曾获“感动北航”人物、工信部工信先锋、北京市师德个人先进等荣誉称号,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航名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等。负责编写《线性代数研究型教学示范课》、建设《英文工科高等代数》,主编《线性代数》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她义务坚持10年为本科生开办科技班,资助贫困生,救助多名学生。近3年年均教学319学时,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创新“两教三学”课堂教学理念,深受学生欢迎,被誉为“五星级教师”。
杨青林老师曾获“北航先进教师”,“我爱我师”优秀教师, 大类核心课程群优质课程教师,北航大创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主席。他主讲《大学化学》等8门课程;编写修订教材《大学化学实验》等3项;发表教改文章多篇。主持沙河化学实验平台条件建设3000多平米,指导研究生20余人。作为党员教师,杨老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立德树人,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交互式、个性化教学。教书育人效果良好,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沈映春老师曾获北航凡舟奖教金个人二等奖,北航本科教学一等奖,2次作为负责人获得北航本科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她曾担任经济系主任,负责筹建了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分析实验室。2017年成功申请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填补了学科点空白。沈老师为不影响教学, 2次大手术都是推迟到假期;从教30年,从未缺席1次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多年来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北京市及全国科研竞赛,成绩斐然。坚持教学研究与改革,全身心教书育人,在学生中声望极高。
张华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北京市高教成果二等奖2项等。他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空气动力学”等5门课程,课堂教学基本年学时288学时,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22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国家级教改项目多项,建立了航空特色突出、层次化、综合性的教学实验平台。
陈万春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航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北航教学成果奖7项(一等奖4项);获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主讲本科生《导弹飞行力学》等课程20余年;主讲研究生《导弹制导原理》课程23年,对标世界一流水准,培养一流人才。他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百余项,发明成果已应用在国家重大专项及相关型号中,攻克了国际计算数学权威教授提出的公开问题,填补了理论分析重大空白。从教30年,培养硕士77人,博士27人,97%在航天等领域就业,多人成为行业“两领”人才。
赵慧洁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她负责创建北航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部紧缺专业) 、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光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等,培养大量人才。赵老师开辟了我国高光谱遥感全链路仿真分析、测控-加工一体化精密在线测量等新技术研究方向,培养博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任学院党委书记和遥感系主任,学院本科生连续6年获校“沈元奖章”,研究生连续4年获校“十佳研究生”,遥感系本科381741班获评北京市“十佳示范班级”称号。
彭付芝老师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 北航 “十佳教师”(3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奖项和称号;负责1门北京市精品课,2门北航精品课,2门北航优质课;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31项,独著、主编教材和教学研究论著5本,发表教学论文27篇,形成“理论+问题”的专题化教学体系。彭老师主讲12门课,年均360学时,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颁发“永不忘记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获团中央、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