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2017年设立“立德树人奖”,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感,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奖励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立德树人奖”是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最高荣誉,包括“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卓越奖”和“立德树人优秀奖”。评选标准坚持不唯帽子,以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为导向,年均授课不少于64学时。
以“立德树人成就奖”树立从教30年以上有杰出成就、德高望重的大师榜样;以“立德树人卓越奖”树立从教1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很高声望的名师榜样;以“立德树人优秀奖”树立从教5年以上有优秀成绩、师生爱戴的骨干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成就奖
立德树人卓越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马艳红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混合型课程1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1)》,主编《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与设计》、《航空燃气轮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等教材。她发表SCI论文4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动力装备的振动难题。她累计授课16年,培养了41名硕博研究生,其中10人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王艳东老师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航教学名师、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奖等。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先后获评: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她累计授课27年,本科课堂教学年160学时。她主编/参编教材7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被几十所大学选为参考教材,发行量超过15万册。在担任学院副书记期间,她工作尽职、尽责,九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获评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强老师曾获北航教学优秀奖,凡舟奖,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教学奖项及各学术团体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他负责建设学院首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北航双百工程A级建设项目;主编《抽象绘画简明教程》等7本教材。个人作品收录发表于《中国油画史》《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等多部重要艺术史专著;受邀在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地举办7次个人作品展;出版3本个人同名画册,发表个人作品百余件。他累计授课13年,主讲18门课程。指导学生作业70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赛事并获奖,全国性奖11项,出版绘本作品40余册。他主编、指导学生创作出版以北航杰出人物为主的《航空航天人物故事绘本》10册,多次再版,且已输出英文版权在加拿大出版。
朱英老师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航教学名师、北航“我爱我师十佳” 、北航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她负责建设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建设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主编《航空航天材料化学概论》教材。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她累计授课28年,28轮次,培养了21名硕博研究生,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21项等。
刘虎老师担任飞机系主任,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飞机总体设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隐身飞机探究与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他主编《飞机总体设计》本科教材(牵头7校2所联合编写,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入选教指委推荐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发起和负责“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24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415支队伍报名参赛)。他获得三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排名第1,两次排名第2),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2,北航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1)各一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20余项。他累计授课15年,15轮次,培养了48名硕博研究生。
李靖敏老师获河北省、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荣誉称号、5次获市优秀教师、获市师德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 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北京市优秀盟员、海淀区优秀盟员。她是教育部创办的“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评审、应邀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并做示范说课,是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是海淀区“风采杯教学”大赛评委,是一区六校教学指导专家。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10项、市区级20多项,获奖论文近20篇,其中省部级5篇,发表10篇论文(9篇独作1篇合作),近三年在教育部主管核心期刊发表3篇。曾主编《初中平面几何练习》。她累计授课41年,入职北航担任高三数学把关教师、备课组长12年,进行教学讲座 21次,其中市级8次、区级4次、校级9次,市区级示范课、研究课10节。18次获“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4人,获奖学生被保送北大;指导的6名青年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奖,一等奖2人。她在全国教育不发达地区多次进行教师公益培训,网络公益授课50多小时。
杨光老师是材料大类2门核心专业课负责人,1门研究生学科核心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北航“三育人”先进个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曾获“凡舟”课程先进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和北航教学优秀奖。她秉承“规格严格,知行合一”理念育英才,主讲12门课,建设2门北航精品课和1门A级优质课,课程间融通教学,近5年选课学生达4200余人次,年均120多学时。她科教融通谱新篇,独立出版译著1部,转化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项目获北航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建立了高分子合成综合和特色教学实验平台。她以至纯之心,行至善之教,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曾任班主任、系教学主任。从教30年,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被誉为“温暖的阳光”。
林海英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卓越贡献人物、全国最佳导师等系列奖项/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创建北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累计指导学生800人次,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20余项,代表北京市参加冬奥会宣传片拍摄,多次亮相央视节目,创立了北航“AERO赛车队”品牌。她主讲4门本科课程,每年授课学生200余人,建立3个生产实习基地,连续10年带队下厂实习,指导了20名硕士研究生。
高莹老师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篇。她曾获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航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项。她负责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参编《区块链技术原理》教材。她累计授课16年,49轮次,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4名本科生在《密码学报》期刊发表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密码技术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