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清单

工程图学(1)/(2)

发布时间:2025-03-02      点击:[]
所在学院 北航学院 课程负责人 刘静华

团队简介

工程图学课程团队有成员27人,教授8人。主要承担全校工程图学(1)/(2)课程。2006年获国家精品课,2016年获国家级首批资源共享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教材)1项,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3项。有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宝钢基金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等学校图学类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3人。

课程介绍

工程图学课程基于正投影法基本理论,通过研究几何元素及几何形体的投影,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几何抽象、投影作图及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能力,机械零件及装配体二维表达,以及运用三维造型软件进行机械零件及装配体三维表达,培养学生用图形表达设计思维的能力、构型分析能力、手工绘图能力、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并通过计算机绘图创新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现代设计表达能力。

北航的《工程图学》与新中国诞生后的高等教育一同起步,伴随着国家各阶段的发展至今,有着近70年的发展历史。一路走来,北航,工程图学几代人一直秉承着“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深深的懂得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前提是创新;意识到新技术、新方法是课程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的发展需求一致,才能使课程教学内容才能与时俱进。在这样一个理念指导下,在基本建设时期(1952 – 1993)在这一时期,北航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研究1993年获得国家首批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家工业发展时代(1993-1997)将传统的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实践,此项成果获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技创新时代(1998 – 2001)打通机械基础课,将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门课打通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所用教材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计算机技术时代(2002 – 2006)强化实践教学,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图学中的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这一时期,工程图学获北京市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在互联网时代(2007-2016)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一阶段《工程图学》课程获国家级首批资源共享课。在智能时代(2017 – 至今) 大类培养,设计创新,在这一阶段工程图学课程获国家级首批线下一流课程,教师指导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2D&3D组双料冠军,全国大学生成图大赛团体一等奖,工程图学基础教学一等奖,3D打印一等奖,轻量化设计一等奖等奖项。

上一条:理科高等代数

下一条:传感器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