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编译技术课程团队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4人。主要承担全校的“编译技术”课程。团队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和“101”计划编译课程负责人。团队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人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团队成员三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牵头撰写的“101”计划编译教材已在全国多家高校推广使用。
课程介绍
编译技术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北航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自编教材曾获原航空航天部和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团队持续改革建设下,现阶段课程共96学时,包括48理论学时和48实践学时,更加突出知识体系化、个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主要特色包括:① 符合认知规律的进阶式内容设计,按照“符号基础 - 编译过程与系统概览 - 编译自动化与优化技术”三个阶段递进式学习,克服知识抽象程度高、逻辑推演过程难的挑战。② 案例应用驱动的理论实践相融合:依托问题场景激发兴趣,设置开放问题启发思考,鼓励挑战新问题、探索新方法。③多元、个性和精细的过程式教学评价体系:分层分级设置挑战的方式兼顾学生差异,分阶段测评和考核方式实现及时反馈与纠错。④ 智能化教学实践平台建设:长期积累形成教学实践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编译构建全过程分阶段自动评判和引入编译优化竞速排名,现已推广应用至由课程团队主导推动的全国大学生编译系统设计大赛。
课程2004年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和微软教育部精品课程,2013年获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3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获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百工程(优质课程),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2022年入选并牵头《编译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和《“101计划”编译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