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课程负责人李卫平教授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课程一直坚持由多个二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主讲教师,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士1人,教授4人,副教授3名,获得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北京市教学成果为代表的教学奖励。
课程介绍
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课程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陈昌麒教授开设的《结构材料》,2010年由时任材料学院院长宫声凯教授牵头,组织了包括复合材料专家张佐光教授、腐蚀与防护专家朱立群教授在内的一批知名教授,设计重构了《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课程。
围绕航空航天飞行器 “轻质、高强”、“超高温、超高强”和 “极端服役环境”三项核心需求,课程设计包含航空航天飞行器机身用“轻质高强合金”和“树脂基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以及“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腐蚀与防护”四个模块教学内容,面向三年级本科生开设,48学时3个学分的线下课程。
课程目标定位:1)深刻理解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服役环境,了解和掌握典型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的选材依据、设计原理、制备和评价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3)“启发式”案例教学,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创新思维,塑造价值取向。
课程坚持 “需求牵引、求实创新、价值塑造”的教学理念,开展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团队、效果等六方面精心设计,跟踪行业前沿、注重增负考核、实行过程评价,强化“两性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