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概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持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形成“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贡献”的北航科技创新“四大”模式。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加快协同交叉融合,聚焦重点领域、重大任务系统布局,打通纵向创新链,搭建横向交叉链,集聚力量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以服务国家目标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瞄准国家重大急需,以机制促创新,推动成立并建设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无人系统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研特区,完善人、财、物配置,构建“学院+研究院”体系化机构布局。持续强化体系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学校层面组织推动、资源配置和校企协同,构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仿真平台-验证环境”体系化创新能力,实现从单点创新到体系化创新的突破,打造新时代北航科技创新的新名片。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服务国家能力。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立足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空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制造、仪器科学、控制科学等优势学科,在无人系统、大飞机、机载系统、深空探测、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重要领域,院士、高层次人才领衔科研团队,与重点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有组织地承担重大任务、培育重大成果。以某飞行器为代表的重大工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铸就大国重器。以增材制造、电磁安全、高温涂层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解决瓶颈难题,成为众多先进型号成功研制的关键支撑。以无人机、空管校飞为代表的成果应用于祖国高原、海疆,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重大贡献。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增强基础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有组织地承担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夯实领域基础、探索学科前沿、支撑持续发展。“十三五”以来,以19篇《自然》和《科学》论文为代表的原创成果在热电材料、磁存储材料、仿生智能界面等领域引领国际学术前沿。通过“敢为”科研行动计划等学科交叉活动机制,加强交叉融合,组建联合团队,坚持在服务国家中凝练科学问题、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原始创新。围绕自旋电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先进材料、量子测量等基础学术前沿方向,加强统筹布局,特别针对系统性长周期性学术前沿难题,依托学科群组织跨学科专家迭代论证。在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手术机器人、大数据精准医疗等原创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为牵引、国家级平台为核心,省部级平台为基础,校级科教协同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度参与多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和10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智能微纳、高性能计算、气动声学风洞三个校级公共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工作,促进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学生在科研课堂上取得的成果申请一批专利,斩获诸多科创大赛奖项。

完善成果转化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积极与行业优势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在校企协同创新中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模式,支撑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获批建设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充分发挥高端平台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功能,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中心和海淀区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运营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揭牌成立北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进成果在北京的转化落地。与海淀区、昌平区、房山区和经开区等政府部门深化战略合作。牵头获批与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沙河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建的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全国首批10家)。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守空天志,敢为天下先,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北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