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2017年设立“立德树人奖”,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感,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奖励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立德树人奖”是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最高荣誉,包括“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卓越奖”和“立德树人优秀奖”。评选标准坚持不唯帽子,以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为导向,年均授课不少于64学时。
以“立德树人成就奖”树立从教30年以上有杰出成就、德高望重的大师榜样;以“立德树人卓越奖”树立从教1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很高声望的名师榜样;以“立德树人优秀奖”树立从教5年以上有优秀成绩、师生爱戴的骨干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成就奖
立德树人卓越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
邢誉峰老师飞行器结构强度系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及“强基计划”建设工作负责人,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材《振动力学》建设负责人,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邢老师曾被评为北航优秀主讲教师,主编两本北京市精品教材,连续20余年主讲“振动力学基础”和“计算固体力学”两门国家力学类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战胜病魔,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解决存在近百年的板壳振动解析解的存在性和求解方法问题,获得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的时间积分方法,二者均被收入精品教材和学术著作。引育潘兵(2019年杰青)、陈玉丽(2016年优青) 、侯慧龙(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完善了固体力学方向人才梯队,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
苏东林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提议并在国内率先建设“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目前国内唯一)。1987年从教至今,苏老师全身心投入上好一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累计讲授33年,30轮次,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100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李尚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得者之一;三次主持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三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及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三本国家规划教材。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1年100名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之一,北京市教育战线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2018年感动北航人物。他始终坚守在高等代数等核心基础课课堂。应邀到200余所高校作报告,走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传播数学文化,受益面从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师生。海外华人赞他“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小学生赞他是“用语文讲数学的爷爷”。
陈子瑜老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成果、工信部教学创新团队等系列奖。他发展物理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立博士点,获评北京市、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物理学建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负责的建设基础物理学、固体物理学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固体物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坊”召集人,指导编写案例库、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他坚持立德树人,创办实施“教授导学制”、恳谈沙龙、爱因斯坦实验班;培养博士、硕士40名;指导7名本科生在物理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总成绩稳居前三。
郭林老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北航”获奖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他勤勉耕耘,在北航执教20年,主讲11门课程;近十年累计讲授1558学时;其中“无机化学”、“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化学”获得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培养的博士中两名留校后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中七人次获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十五人次获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他坚韧笃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引用11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20年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等。